深化机构改革 坚持服务先行 鹿泉区努力构建税收业务“一厅通办”新格局
鹿泉区认真践行“机构改革,服务先行”理念,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在高度聚合、适度整合、深度融合上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倾力打造全新的“一厅通办”纳税服务新机制,确保改革期间服务更好、效率更高、环境更优,进一步提高了纳税人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明确“三统一”夯实基础
以实现纳税人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为目标,统一部署,团结协作,在定方向、明标准、强责任上高度聚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迅速统一思想,找准工作“指南针”。鹿泉区组织原国地税局先后5次召开“一厅通办”工作联席会和协调会,通过协商对接,进一步强化不分你我抓合作、取长补短提素质、抓早抓快提层级的主动意识,树立以能通办为荣、早通办为荣、快通办为荣、好通办为荣的工作导向,国地税双方及早实现了思想高度统一,为“一厅通办”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统一步调,把稳工作“方向盘”。改革前国地税双方联合制定了《推进国税地税业务“一厅通办”的实施方案》,明确国地税双方工作职责权限,形成了统一领导、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的工作格局。改革期间,成立了包括纳税组在内的12个改革专项小组,细化纳税服务改革专项方案,列明清单,挂图作战,明确时间、要求、责任人,确保纳税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机衔接、有序推进。三是统一标准,系好工作“安全带”。前期对办税服务厅管理制度、服务标准和考评要求进行了规范,改革期间按照“六统一”要求,梳理办税标准48项,优化办税流程19项,明确办税资料26项,清理办税服务厅窗口标识22个,功能区标识及服务设施标识14块,实现了“办税一个标准”、“服务一把尺子”。
二、走好“三步棋”扎实推进
在合并前的办税“联起来”、“通起来”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适度整合软硬件资源,快速迈向了办税速度“快起来”、“优起来”的新阶段。一是走好资源整合“先手棋”。以实现“一人一窗一机一系统”为目标,整合原国地税双方办税服务厅办税窗口、工作人员、电脑设备、自助终端等资源,把作风好、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派到办税厅,将新购置、高配置、好性能的设备用到办税厅,为“一厅通办”稳步推进提供支撑。自4月份开展“一厅通办”工作以来,城内2个办税服务厅、外围3个办税服务室和2个便民服务点,调拨电脑12台、自助终端2台,调整征收人员8人。二是走好系统测试“技术棋”。在软硬件环境就位、人员初训后,按照省市工作部署,组织各办税场所人员坚守一线,挑灯夜战,如期顺利完成了各阶段测试任务,为“一厅通办”顺利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自4月份以来,先后开展了IP地址测试、一机双系统测试、合作办税压力测试、实际业务测试、面部识别及实名认证测试等近20项,并在7月20日挂牌当天晚上,进行了 229项全业务“金税三期”升级测试。三是走好学习培训“保障棋”。对办税服务厅一线工作人员,采取师资互助、集中授课、观摩教学、实操辅导、异址轮训等方式,进行全业务、多技能学习培训培训,开展大规模、高强度模拟演练,确保所有征收人员懂流程、会操作、能通办。4月份以来,组织培训演练12期200余人次,切实提高了办税人员业务水平。
三、实施“三前移”提供保障
进一步深化涉税业务服务融合,给纳税人带来从“量变”到“质变”办税体验,让纳税人深切感受到“合并效应”。一是及时响应纳税人需求。对办税服务厅实施整洁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并及时响应纳税人诉求,协调解决疑难问题,第一时间防范和化解征纳矛盾,维护办税服务厅的正常秩序,推动办税服务厅管理水平提档升级。2018年5月份以来,国地税相关负责同志到办税厅现场办公100多人次,现场协调解决涉税事项50余件。二是快速解决办税难题。按照“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办税标准化流程,从税政法规、征收管理、纳税服务、税源监控、信息中心以及管理分局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一厅通办”后台支撑服务团队,共同进驻办税服务税厅,为前台提供税收政策、业务办理、技术服务等方面支持。5月份以来,该团队现场协助办结涉税事项60余件,解决电脑及系统问题20余次,有力促进了“最多跑一次”清单落地生效。三是咨询辅导前移,全面提升服务体验。改变传统的被动受理、集中授课模式,采用“实体+网络”双轨教学模式,实行“前台+科室”双向咨询机制,将纳税人学堂移至办税服务厅和网络端,及时提供办税辅导、政策咨询、办税提醒、涉税疑难解答,确保纳税人随到随学、一对一辅导、精准化服务。近3个月以来,接受涉税咨询200余人次,宣传和推送最新税收政策300余条,引导纳税人自助领取发票5万多份,网上办理涉税业务6225笔。挂牌当日,通过办税厅公告栏、税企QQ群、鹿泉政务公开平台等多种方式,及时告知纳税人新税务机构名称、地址和电话,帮助纳税人尽快知晓办税新变化、获取高效办税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