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概览 > 文化 > 历史名人

王克新

2018-07-16    来源:鹿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打印

王克新,又名王大宾,号涤生,1904年出生于鹿泉市东焦村。1920年高小毕业后考入顺德(今邢台市)直隶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3年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毕业后在小学任教。1925年被党组织调往河南开封,原准备派他入黄埔军校学习,后因工作需要留在河南开展工农运动,先后担任中共杞县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中共豫陕区委委员、组织部长兼农运部长,中共开封市委和郑州市委书记,豫西军事委员会书记,河南省委宣传部长、农民部长,豫东南特委书记等,是豫东南农民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者。1927年11月,王克新在率领农民革命军作战中,胸部中弹,12月8日在驻马店医院逝世。

由于家庭困难,为了节省开支,高小毕业后的王克新,报考了顺德(今邢台)师范,即河北省立第四师范,那时《新青年》杂志在师生中传阅很广,李大钊的文章在青年学生中引起了极大反响。笔者在确山县历史展览馆保存的一份“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展人及部分会员名单”中看到,王克新和邓中夏、柯庆施、陈延年等一大批进步青年一同名列其中。

高师毕业后的王克新,回到了故乡,在县立高小当教师,是当地最早传播马列主义的共产党员。王克新寒假回家就在东焦村里召集青年人开会,排练演出爱国戏曲,有一次戏演完后,他脱下戏装,开始了激动人心的演讲,内容是反帝反封建,提倡新民主新文化,他号召群众推倒神像办新学堂。时间不长,党组织就把他调到河南信阳,起初的公开身份是信阳扶轮小学校长,在河南开始创建党团组织,开展工农运动。

1925年秋,王克新、张海峰等在荥阳、信阳、杞县及各铁路沿线农村开展工作,在王克新的倡导组织下,柳林镇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这是河南第一所农民运动干部学校,1926年2月,他选派吴芝圃、彤德忱、汪涤源等28位青年到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1926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国民革命军由广东誓师北伐。为调动全省农民武装策应北伐军作战,王克新被调回中共豫陕区委工作。由于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形势紧迫,开封各学校提前放寒假,王克新号召各学校党、团员和进步青年迅速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团,当时正在开封工业学校求学的杨靖宇响应号召,在确山组织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并争取、联络红枪会武装,于1927年一举攻占确山县城,成立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成为河南省第一个人民政权。消息经外国记者传到国外,英国《泰晤士报》发出“中国河南出现苏维埃”的惊呼,一时轰动了世界。

1927年6月,冯玉祥先后和汪精卫、蒋介石召开郑州、徐州会议,密谋“清党”、分共。河南共产党人被迫转入地下。包括王克新在内的党在河南的领导人遭到通缉,被迫转移。确山、信阳的农民革命军,在豫南国民党新军阀统治薄弱的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当时农民革命军正在汝南县王楼村,打开土豪劣绅的粮仓,给农民分粮,并准备在这里稍事休整后,西进小乐山,建立根据地。得知敌军大举来犯的情报后农军司令部立即组织群众疏散,并设伏歼敌,然后按计划西进。

农民革命军在初战告捷之后,由于农军司令部的几个同志缺乏军事经验,王克新率十余人冲上前去,因过于接近敌人,胸部中弹。李鸣岐将其扶起,撤出阵地,命令部队立即转移。王克新步行十余里,到一村上,将农军集合起来,向农家借一辆牛车,将负伤农军战士架到车上。此时王克新大声喊道:“我不要紧,请旁人坐车好了,牺牲算什么!(敌人)再要追来,和他以死相拼”,大家便将他藏在同志家中,不敢请医生调治。过一天后,王克新又步行七八里,到驻马店医院医治,不幸失血过多,于1927年12月8日4时牺牲。

192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第六期给予特刊,“在豫南风起云涌的土地革命怒潮中,在广大的贫苦农工群众联合起来武装暴动,铲除地主豪绅、国民党军阀的对垒中,我们的战士王克新同志死了,与地主、军阀的军队做殊死战时光荣战死了!克新的战死,是中国共产党员为完成他们的任务,成千成万的牺牲者中伟大的一个,是革命的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