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概览 > 文化 > 史海钩沉

一座名校在鹿泉近70年的尘封历史

2016-10-25    来源:鹿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打印

这是几张泛了黄的老照片,照片上都是一群年幼的娃娃,他们有的在打霸王鞭,有的在练蹲马步,有的在吃饭......有谁能想到,这群娃娃中很多人都成长成了共和国的将军、政府要员。

 

 

 

照片上这群娃娃所在的地方就在鹿泉的古贤村,所在的学校就是华北军区荣臻子弟小学。古贤原名集贤庄 , 名称来历失考,后改为古贤。1958年修建黄壁庄水库是从库区迁入现址。

 

 

华北军区荣臻子弟小学校,1947年春由聂荣臻元帅亲手创办成立,在晋察冀边区阜平县沟槽村。由于荣校不断扩大,为了容纳更多的将士子女,后迁往易家庄。

在阜平县沟槽村的校舍

 

 

 

19483月,学校改名为晋察冀野战军干部子弟学校1948年春,辗转来到当时的鹿泉区古贤村,即华北军区荣臻子弟小学校,在古贤村学习生活了近一年的时间,乡亲们亲切的称之为荣校”。

辗转路线图

 

 

 

 

学生们在易家庄住过的家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刻关心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徐特立、聂荣臻、薄一波、杨得志、罗瑞卿、耿飚、杨成武等领导人,在繁忙的战争中常来学校看望师生。在艰苦的环境中办学,继承和发扬了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初步形成了老解放区办学的艰苦朴素、热爱劳动、顽强学习、尊师爱生的优良校风。荣臻小学在艰苦的环境创造了老师要带妈妈性”“寓教于嬉等一整套教法。 

小学生们在吃饭、洗脸、上文化课

 

 

 

 

将帅和师生们在一起

 

 

古贤人关心这所八路孩子的学校,村农会拔出23亩地给学校种,种上了庄稼和蔬菜。从春天播种夏天耕耘到秋天收获,都让学生参加,让他们学农。

孩子们午休、庆祝儿童节的照片

 

 

 

 

孩子们参加劳动

 

 

 

1948年秋,国民党军企图偷袭石家庄,荣臻小学要向山区转移,古贤村农会出动32辆牛车,这是全村全部的牛车。带着幼稚生和孩子们的行李向井陉山区进发。

孩子们告别古贤,向北京进发

 

 

 

1949年,北平解放后,学校迁往北平,成了以后的八一小学八一中学

 

 

近日,区领导到黄壁庄镇古贤村调研华北军区荣臻子弟小学陈列馆建设情况及五个一红色文化工作进展情况。针对荣臻子弟小学及其他红色革命历史文化,杨国芳书记指出,华北军区荣臻子弟小学陈列馆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工程,意义十分深远重大。要加快陈列馆的建设速度,加强与八一学校的联系与对接,弘扬八一精神,传承八一精神。古贤村要借鉴保定、阜平建设八一学校的情况,结合《硝烟中成长的华北军区荣臻子弟小学校》书中描写环境,以学校为中心,规划设计古贤美丽乡村建设。成立区红色文化领导小组,进一步挖掘整理红色资源,为我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